家住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平和土家族侗族乡陈家寨村的莫宙,是一名“三农”视频账号网络主播,“周周”是他的网名。
2015年,莫宙上初三时母亲不幸患病,为减轻家庭担负,他决议外出务工,让成果更优异的姐姐持续上学。2020年,莫宙回到家园,一边务农,一边照料患病的母亲。
2020年末,在同村夫莫志林的邀请下,莫宙与杨旭东、莫君四人组建起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,他们用相机记载村庄日子的夸姣,当令复原幼年回忆,以视频传情,将家园的美景、美食、风俗风俗等融入视频内容。“念村夫”团队镜头下的村庄日子,引发了很多网友的乡愁回忆。一同,团队还经过直播带货,助力家园土特产走出大山,协助乡亲们“家门口”创收。
2023年11月,莫宙被颁发第二届全国村庄复兴青年前锋荣誉称号,2023年12月当选“我国网事·感动2023”十大年度网络人物。
“咱们要看护村庄的全部夸姣。”莫宙以为,要想真实看护并开展好村庄,最重要的是在村里要有事可做、有开展潜力,才干招引更多年轻人回到村里一同开展。
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竹林中采挖竹笋,预备拍照制造竹笋鸡的短视频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这是9月26日拍照的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平和土家族侗族乡陈家寨村(无人机相片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成员杨旭东(左)将拍视频资料时挖到的地瓜送给乡民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莫宙(右)与杨旭东在村里直播推介农产品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山上预备拍照短视频资料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转移直播设备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外出拍照短视频资料途中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上山拍照挖地瓜的短视频资料归来,走过一条小河(无人机相片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在陈家寨村,莫宙出镜拍照收集野果的短视频资料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上山拍照挖地瓜的短视频资料归来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成员杨旭东(左)路遇一乡民放鸭归来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莫宙(左)出镜整理土鸡,预备拍照制造竹笋鸡的短视频资料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走过一条小河,预备上山拍照挖地瓜的短视频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拍照品味竹笋鸡的短视频资料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上山拍照挖竹笋短视频资料归来途中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村里拍照宣扬腊肉的短视频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拍照品味竹笋鸡的短视频资料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山上拍照挖地瓜的短视频资料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拍照品味竹笋鸡的短视频资料(2023年12月11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
9月26日,在陈家寨村,“念村夫周周团队”在村里直播推介蜜柚。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